科普|春季常见皮肤病及其防治
2024-03-31 21:16 来源:东方网阅读量:15473
随着春季的到来,气温回暖、湿度变化以及花粉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使得各类皮肤病进入高发期。了解和预防春季常见皮肤病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们分别就春季常见的几种皮肤病来详细聊一聊。
过敏性皮炎
过敏性皮炎是一种季节性的皮肤病,尤其在春季高发,主要由多种因素诱发。
病因:
1.环境因素:春季气温回暖,植物开始生长与开花,空气中的花粉浓度显著增高,成为重要的过敏原。同时,随着日照时间增长,紫外线强度增大,对于部分人群来说,紫外线也可能引发光敏性皮炎。
2.接触性因素:尘螨、霉菌等微生物活跃,加上飞扬的尘土,易引发接触性过敏反应。
3.化妆品或护肤品:使用含有某些化学成分的化妆品或护肤品,尤其是敏感肌肤在春季更易受其影响。
4.衣物材质:换季时穿着的新衣或者久置未洗的衣物可能沾染了尘螨、花粉等,直接接触皮肤可能导致过敏。
临床表现:春季过敏性皮炎通常自觉瘙痒,皮疹表现为皮肤红斑、丘疹、鳞屑,甚至肿胀。
治疗与防治措施:
1.避免接触过敏原:户外活动时戴口罩、穿长袖衣服减少皮肤暴露,并注意防晒。
2.局部治疗:使用抗炎、止痒的外用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类药膏如地奈德软膏、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等,用于缓解炎症和瘙痒。
3.口服药物:在医生指导下口服抗过敏药物,如盐酸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以减轻过敏反应。
4.光防护:加强物理防晒,使用防晒霜,并尽可能避免在紫外线强烈时段直接暴露于阳光下。
5.生活习惯调整:保持室内清洁,定期更换和清洗床单、衣物;合理饮食,增强身体抵抗力。
6.就医指导:如有持续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提供个性化治疗方案。
虫咬皮炎
春季是昆虫活动频繁的季节,尤其在温暖湿润的地区,人们更容易遭受各种昆虫叮咬,从而引发虫咬皮炎。
病因:
1.昆虫活跃:春季随着气温逐渐升高,昆虫如蚊子、蠓、蜱、恙螨、跳蚤、虱子、蜜蜂、蜈蚣、隐翅虫、桑毛虫等开始大量繁殖并活跃起来,它们的唾液、体液接触人体皮肤时可能引发免疫反应,形成虫咬皮炎。
2.植物害虫:部分春季开花植物上的害虫也可能是致病因素,例如桑毛虫的细毛飘散在空气中,接触到人体也可能导致皮肤炎症反应。
临床表现:
急性炎症反应:叮咬部位通常会出现红斑、瘙痒,形成丘疹、风团或水疱。
局部症状:可能会有疼痛、灼热感,严重的可能伴随淋巴结肿大。
特异性皮损:不同昆虫叮咬后的皮损形态各异,比如隐翅虫皮炎表现为线状或条索状红斑,伴有密集水疱或脓疱;桑毛虫皮炎常有痒痛,表现为大片红斑、肿胀。
治疗:
1.应急处理:立即清除叮在皮肤上的昆虫,避免挤压以减少毒素扩散。使用冰袋冷敷可减轻肿胀与疼痛。
2.清洁消毒:使用清水或生理盐水清洗叮咬处,可以使用透明胶带粘除毒毛。部分感染伤口,可使用碘伏消毒。
3.药物治疗:症状轻可外用药膏,如氢化可的松乳膏或者含有抗过敏成分的止痒药膏;症状重需及时就医。
4.对症处理:持续瘙痒者可应用止痒剂,并保持患处干燥清洁,避免抓挠以免继发感染。
5.预防措施包括穿着长袖衣物、长裤、袜子,尤其是在户外活动时;使用驱虫产品;夜晚睡觉时挂蚊帐;以及注意家居卫生,定期清理环境以减少虫害滋生。
日光性皮炎
春季日光性皮炎是在春季时节因皮肤受到过量紫外线辐射而引发的一种急性炎症性皮肤病。
病因:
1.紫外线照射:春季阳光中的紫外线强度开始增强,尤其是中波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尤为显著。长时间无防护地暴露在阳光下,尤其是对于皮肤较为敏感或防晒措施不足的人来说,容易诱发日光性皮炎。
2.环境因素:春季气温上升,人们穿着减少,皮肤直接暴露面积增大,同时大气层中的臭氧层厚度可能在某些时段变薄,使得紫外线穿透力增强。
3.个体差异:部分人群皮肤对紫外线敏感度较高,比如肤色较白、皮肤屏障功能较弱的人群,或者服用某些药物或食用某些光敏性蔬菜(如灰灰菜、芹菜、莴笋、油菜、菠菜、马兰头、萝卜叶、芥菜等)后,皮肤对紫外线的耐受性降低,更容易发生日光性皮炎。
临床表现:
急性期:皮肤接触阳光数小时后出现红斑、水肿、灼热感、瘙痒、刺痛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水疱、鳞屑。
后期:长期反复发作可能导致皮肤色素沉着加深,皮肤粗糙,甚至形成苔藓样变。
治疗方法:
1.避光防晒:避免在阳光最强烈的时段外出,出门时必须做好防晒措施,如穿戴遮阳帽、太阳镜和长袖衣物等。
2.冷敷处理:对于已经晒伤的皮肤,可用冷水湿敷或使用含有芦荟等舒缓成分的产品缓解不适。
3.药物治疗:局部应用皮质类固醇药膏以减轻炎症反应,如有感染迹象可配合抗生素软膏;口服抗过敏药物以缓解瘙痒和其他全身症状。
4.保湿修复:晒伤后的皮肤需注重保湿,使用具有修复功能的护肤品帮助恢复皮肤屏障功能。
5.饮食调理:补充抗氧化物质,如新鲜蔬果,维生素E等,增强皮肤对紫外线的抵抗能力。
荨麻疹
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在春季发病率较高,其病因多样且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病因:
1.食物过敏:春季时新鲜果蔬丰富,人们摄入的食物种类增加,鱼、虾、蛋类、奶类、某些水果、蔬菜(如部分野菜)等易引发过敏反应,进而导致荨麻疹。
2.吸入性过敏原:春季是花粉传播高峰期,空气中含有大量的花粉、灰尘、螨虫等微粒,这些都可能成为过敏原,诱发或加重荨麻疹症状。
3.物理因素:温度变化、阳光照射、摩擦、压力等物理刺激也可能触发荨麻疹。
4.感染:春季各种呼吸道感染和消化道感染较为常见,比如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如扁桃体炎、鼻窦炎等),甚至寄生虫感染都可能诱发荨麻疹。
5.过敏体质:具有过敏体质的人群在春季更容易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而发病。
临床表现:
荨麻疹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上突然出现的红斑、水肿性隆起的风团,伴有剧烈瘙痒。风团大小不一,形状各异,常常迅速出现又迅速消退,可反复发作。严重者可能伴随有光敏性休克症状,如胸闷、呼吸困难、腹痛等症状。
治疗:
1.避免接触过敏原:首先应尽可能识别并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
2.药物治疗:轻度荨麻疹可以通过抗组胺药物缓解症状,如第一代抗组胺药或第二代抗组胺药(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效果不佳时可能需要使用更强效的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等。
3.免疫调节治疗:对于慢性荨麻疹或常规药物治疗无效的病例,可能需要采用生物制剂等。
4.紧急处理:对于出现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的患者,应立即就医,必要时进行急救处理。
5.生活调理: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饮食健康,增强免疫力,减少精神压力,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
总之,春季是皮肤病的高发季节,我们应注重个人生活习惯,改善环境卫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合理饮食、规律作息,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以应对季节更替带来的肌肤挑战。这些皮肤病如果自行处理后症状得不到缓解,请及时就诊,遵循专业指导进行诊疗。
作者:钟文俊?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